儀研智造的凍力測定儀主要用于明膠、膠原蛋白等膠體材料凍力(凝膠強度)的精準檢測,其操作需嚴格遵循規范流程,以確保數據準確性、設備安全性及實驗重復性。以下是詳細的操作規范,涵蓋前期準備、操作步驟、數據處理、設備維護及注意事項五大核心模塊:

實驗前需完成設備檢查、樣品制備及環境控制,避免因前期疏漏導致數據偏差。
儀器狀態確認:
檢查凍力測定儀主機電源、數據線連接是否牢固,開機后顯示屏是否正常顯示(無報錯代碼,如 “E01" 傳感器故障、“E02" 溫度異常等)。
校準驗證:每周至少 1 次使用標準砝碼(如 500g、1000g)校準力值傳感器(具體操作參考設備說明書,通常進入 “校準模式" 后加載砝碼,儀器自動修正偏差);若長期未使用,shou次實驗前必須校準。
探頭檢查:確認測定探頭(通常為直徑 12.7mm 的圓柱探頭,明膠檢測專用)表面無劃痕、變形,探頭與傳動機構連接無松動,升降運行順暢無卡頓。
輔助器具準備:
按標準比例制備樣品:稱取7.50g±0.05g明膠樣品(干燥品,若為濕膠需折算干物質含量),加入100mL±1mL蒸餾水(或去離子水),攪拌至wan全溶解(可在 60℃±2℃水浴中加熱 30min,避免過度加熱導致膠體降解)。
樣品冷卻與凝固:將溶解后的膠體溶液倒入潔凈模具中,液面高度需一致(通常距模具口 1-2mm),室溫靜置 15min 后,移入10℃±0.1℃ 的恒溫水浴鍋中(或冰箱冷藏區),避光靜置16h±0.5h,確保膠體wan全凝固且內部溫度穩定在 10℃。
從 10℃環境中取出凝固好的樣品,立即用濾紙輕輕吸去模具表面的冷凝水(避免觸碰膠體表面,防止破壞凝膠結構)。
打開凍力測定儀軟件(或操作面板),進入 “樣品檢測" 模式,將樣品模具平穩放置在儀器載物臺上,通過載物臺調節旋鈕(或軟件自動定位功能),使探頭正對準樣品中心位置(偏差≤1mm,可通過儀器自帶的定位輔助線確認)。
常規參數(明膠檢測參考 GB/T 6783):
探頭下降速度:1.0mm/s±0.1mm/s(速度過快會導致力值峰值偏高,過慢則偏低)。
測定深度:4.0mm±0.1mm(膠體被探頭壓入的深度,需與標準一致)。
數據采集頻率:≥10 次 / 秒(確保捕捉到力值峰值)。
樣品編號、檢測日期等信息:在軟件中錄入,便于數據追溯。
點擊 “開始" 按鈕,儀器自動驅動探頭以設定速度下降,接觸樣品后實時采集力值數據(顯示屏會動態顯示力值變化曲線)。
檢測過程中禁止觸碰載物臺或探頭,避免振動導致數據波動;若出現探頭卡頓、力值驟升驟降(如超過量程),需立即點擊 “停止",檢查樣品是否偏移或探頭是否故障,排除問題后重新檢測。
當探頭達到設定深度(4.0mm)時,儀器自動停止下降,記錄并保存最大力值(即凍力值,單位為 “Bloom g",明膠凍力通常以 “Bloom" 表示)。
探頭清潔:用軟布蘸蒸餾水擦拭探頭表面,去除殘留膠體,若有頑固污漬,可蘸少量中性洗滌劑(如洗潔精)擦拭,再用蒸餾水沖洗干凈,晾干后存放(禁止用硬毛刷或尖銳工具刮擦探頭)。
載物臺清潔:用無塵布擦拭載物臺表面,去除樣品殘留,若模具破損導致膠體泄漏,需及時清理儀器內部(避免液體滲入傳感器或傳動機構)。
主機清潔:用干布擦拭儀器外殼,避免灰塵堆積;禁止用水直接沖洗主機。
傳動機構潤滑:在探頭升降導軌的潤滑點(通常標注 “油嘴"),滴加 1-2 滴專用潤滑油(如儀器配套的輕質潤滑油,禁止使用機油等腐蝕性油品),確保探頭運行順暢。
傳感器維護:檢查力值傳感器的信號線連接是否牢固,避免受潮(傳感器為精密部件,受潮會導致零點漂移);若長期不使用,需每月開機預熱 30min,防止元件老化。
軟件維護:定期更新儀器配套軟件(從guan方渠道下載,避免盜版軟件),清理冗余數據,確保軟件運行流暢。
安全操作:
樣品一致性:
標準品驗證:
通過嚴格遵循上述操作規范,可確保凍力測定儀的檢測結果準確、可靠,同時延長設備使用壽命,滿足實驗室質量控制(QC)、產品研發或行業標準檢測的需求。不同品牌的凍力測定儀可能存在操作細節差異,實際操作中需結合設備說明書及具體檢測標準(如 GB、ISO、USP 等)調整。